点击播放视频
[总主持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又强调,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深刻把握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宁波必须切实扛起推进文化先行的职责使命,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生力军、排头兵。宁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绵延数千年,名家大师辈出,人文精神独特,可谓藏珍纳景,激波扬涛。当前,宁波的文化建设,将继续在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努力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推动社会文明新进步等方面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再攀文化高峰。
大家好!我是宁波市委党校的郭美星。今天我讲授的微课主题是《赓续宁波历史文脉 打造现代文明样本》。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根,文以铸之。回顾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从2022年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再到2023年9月在考察调研浙江时的殷殷嘱托,无不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情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国之大者。
宁波手持“运河出海口”和“海丝始发港”两张金名片,成为了国内唯一兼具运河城市和海港城市双重特征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文化历史星辉闪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宁波坚持“文脉赓续”,以“甬立潮头”的精神魄力,着力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样本,为时代呼唤,为人民而歌,展开了一系列“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铸魂伟大实践。
浩瀚史册孕育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就告诉我们,文化是强国复兴的最基本因素。因此,确立文化自信是宁波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决定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眼光和格局。
文化自信建立在对文化传统深刻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动力源泉。宁波丰厚的文化积淀为培育文化自信奠定了优势基因,只有积淀下来,文化才能传承、接续和弘扬,否则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
宁波正是一座文脉浩荡、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洋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商帮文化、慈孝文化等文脉浩瀚,如群星璀璨,江河汇流,使得宁波成为了人文渊薮之地,文章节义之邦。
在文明起源方面,宁波东出大海,西连江淮,8000年来文化发展海陆交汇,一脉相通,成就了宁波兼具海陆双重文明的中华文化品格。依水而兴的河姆渡文化和古越文明,不仅孕育了长江流域的百越文化,并跨越大洋,影响着太平洋众多国家的文明进程。
在文脉传承方面,宁波厚德崇文,虞世南、王安石、王应麟、方孝孺、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潘天寿、张人亚等名人大家辈出,厚重了宁波的文化基因。王安石治鄞的经验,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王应麟等人的平民教育实践,普遍提升了民众素养;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论,对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阳明心学的海外传播,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宁波帮的联络桥梁,促进了国际间的理解和合作;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陶瓷产业和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等,为宁波文化产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江流万里,绵延不绝。文化,可以跨越时空,可以光耀古今,成为宁波最深厚的文化自信之源。
承古拓今构建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为文化自觉提供了精神支撑。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化繁荣与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更是对文化创造与开拓的具体行动。只有当人民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时,才会主动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从而形成深刻的文化自觉。
宁波有千年建城史,丰厚的历史文脉,灿若繁星的文化遗迹。如何赓续宁波文化根脉,解码宁波文化力量,构建宁波文化自觉,让“宅兹四明”的文化遗产承古拓今,生生不息?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宁波的历史使命。而宁波也给出了高质量的“中国答案”。
实施文明探源工程和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正是宁波构建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也是“第二个结合”在宁波实践中的生动表达。宁波在推进现代文明的实践上强调“形”“神”兼备。一方面通过大力加强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另一方面对文化遗产蕴含的内涵价值进行全方位阐释,构建地域标识性文化体系。通过文化赋能社会要素和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让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日常。
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宁波以文化赋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城市形象与软实力。2023年,宁波GDP达到了16452.8亿元,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5503元。连续13次折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省平安创建实现“十七连冠”。涌现出107名“中国好人”和214万名注册志愿者。
文脉赓续,历久弥新,成就了“最宁波”的海内外文化影响力。
守正创新复兴文化自强
《荀子》有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这正揭示了守正与创新的关联。守正创新正是宁波走向文化自强的必由之路。文化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文化是创新的价值基底和人文边界,创新则在文化的滋养中催生创意创造。
从2500年前的句章故城,到1200年前的明州子城,再到今天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四明大地千年文脉绵延不绝,百载奋斗生生不息。“道不离器”“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这些浙东文化的精髓涵养了宁波人诚信务实的品质;传承450余年的天一阁和“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使宁波赢得了“文献名邦”“院士之乡”美誉;“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精神,开启了“宁波帮”百年辉煌。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谐共融,塑造了宁波人开放创新的精神特质,也是宁波的守正底气所在。
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动力,自强是目标。在未来的文化发展蓝图中,宁波将围绕“精神共富 文化先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和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的具体实践,推动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以“向东是大海”的视野格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样本,主动承担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使命,展示国家立场,表达宁波声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知源求变,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再续华章。宁波在对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不懈探索中砥砺前行,在时代之变、人民之呼中击节放歌,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共享,正在创造一种属于新时代的文明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