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总主持人]2023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等。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围绕正确政绩观多次对宁波提出重要指示。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把树牢正确政绩观作为从政第一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必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大家好,我是宁波市委党校王子豪。这节微课的主题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是否端正,不仅影响到党员干部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这一新使命的实现。那么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又应该如何树立和践行呢?我想通过今天这堂课,一起来学习,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政绩有过明确的界定:“所谓绩,就是政绩,在工作中,能奋发有为,尽心尽力,有所建树,人民群众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并且强调,“要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围绕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对宁波作了四个方面的重要指示,分别包括树立什么样的政绩、政绩为谁而树立、如何树立政绩以及怎样保持政绩的连续性,为宁波的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引。
一、锤炼党性修养,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关于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要坚持锤炼党性修养,推动高质量发展。早在2002年12月20日,届时党的十六大刚刚召开,习近平同志在宁波考察调研时,就勉励宁波的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照搬照抄、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作风。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2023年12月,在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当前,宁波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列入市委常委会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会的“首要内容”,坚决做到“三个坚持、两个防止”。为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全市上下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对宁波的指示精神,将正确政绩观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深入锤炼全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针对全市各级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围绕高质量发展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坚持追求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助力宁波“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
二、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为民情怀
第二,关于政绩为谁而树,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永葆为民情怀。早在2004年6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常委会听取宁波工作汇报时强调,“我们的各项工作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高度关注民生,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政绩要为人民而树立。
2024年1月,在宁波市人大会议上,全体人大代表投票产生了15项民生实事项目,比往年的10项又增加了5项,涉及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交通等方方面面,都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这种票决制产生民生项目的做法,起源于宁海县16年前的首创实践,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每个民生项目都会列出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和指标,一串串数字就像军令状一样,督促全市上下各部门协同推进,扎实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宁波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老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目前,宁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连续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取得了显著的为民造福政绩。下一步,宁波将通过建立健全综合考核体系,对党员干部履职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设置负面清单、问题清单和督查清单,督促干部自觉追求为民造福的业绩,不断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收获更多幸福。
三,强化真抓实干,务求担当尽责
第三,关于如何树立政绩,必须强化真抓实干,务求担当尽责。2006年9月15日,在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对宁波的县级领导干部提出希望和嘱托:“要互相共勉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领导干部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做官。”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如今宁波的发展成就是靠实干取得的,新时代以来取得的丰功伟绩更是靠党和人民努力拼搏出来的,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更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宁波市全面实施“锻造一流作风、营造一流环境”,和“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健全“两个担当”良性互动机制,全市提拔重用的干部中,基层一线和承担重大攻坚任务的占70%以上。
下一步,宁波要立实干争先之志,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导向和“三个区分开来”的用人要求,加快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深入树牢实干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履职本领,推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
四、坚持接续奋斗,笃定久久为功
第四,关于如何保持政绩的连续性,必须坚持接续奋斗,笃定久久为功。2004年2月14日,正值实施“八八战略”的狠抓落实年,在参加省第十届人大二次全会宁波代表团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不要朝令夕改,新一任领导不要轻易地改变上一任领导作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一座大厦,前面已盖到第九层,我们盖第十层,接着盖第十一层,而不是另起炉灶,这是一种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必须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潜绩和显绩的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宁波坚持抓早抓小,对照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指出的错误政绩观“五重五轻”问题,列出负向表现清单,划出底线红线,坚决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
下一步,宁波市将继续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深化实施“三跨”制度性交流,加大全市各领域各区域干部“一盘棋”统配,全面实施年轻干部薪火接力计划,夯实骨干梯队战略储备。坚持全周期培养、全维度赋能、全方位激励,全面推动年轻干部增长才干、团结协作、接续奋斗。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廉洁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增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面对新局势新任务,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需要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激励党员干部们奋进前行,在新征程上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