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宁波实践理论研讨会暨宁波党校系统青年教职工培养项目导师进校院学术活动,在宁波市委党校举行。
来自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宁波大学等省内外党校、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宁波实践”开展深入研讨交流,近百名专家学者及全市党校系统青年教师参会。
宁波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沈红屹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宁波及宁波党校的基本情况。沈红屹指出,青年教师是推进党校事业的中坚力量和活力之源,党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育,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搭建求学问道的广阔舞台。自从2021年,校院推出青年教职工培养项目以来,已先后有17位80、90后青年教职工同知名院校的导师结对签约,一对一帮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学术盛会,既有助于解答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也为青年教职工面对面向专家学者请教提供了绝好机会。
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徐明华作了题为《新时代党校的科研与智库建设》的主旨报告,提出党校要第一时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好舆论引领、政策服务、理论创新三项职能,并现场分享了策划参与《十八大以来中央改革政策在浙江落地情况评估》《省级重大改革试点实施情况评估》等重大项目的研究过程。
主题发言阶段,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乌小花,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二级教授、督学专家徐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沈江平等11位专家学者,分别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民族工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先行示范省创建”“整体性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创新”“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基层融治理的村庄实践”“AI 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影响与治理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教研融合推动青年教师高质量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群体认知驱动的社会治理初探”为题,做了精彩发言。
当天还举行了宁波市委党校与第二批青年教职工培养项目校外导师以及北仑区委党校与校外导师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