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在竞合中追求共同富裕
来源:信息化处 时间:2022-10-1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引言:十字路口的拓新者

[外景 宁波帮文化公园]

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宁波帮文化公园。

清朝末期,浙东地区曾经流传这样一句民谚:“无宁不成市”。说的是,没有宁波人就不能形成市场,做不成生意。由此可见宁波帮在商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宁波帮从明清两朝开始兴起、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商业大兴,近代宁波帮长袖善舞,在金融、工商业领域独步一时,在上海乃至全国商界创下了数不胜数的第一。1949年前后,一批宁波帮移资海外,以香港为中心,继续发展,在航运、电影、制造、金融等领域取得了比上海时代更为辉煌的成就。宁波帮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固然与近代开埠有关,更重要的还是宁波帮始终保有竞合意识,能够同进同退、抱团发展、共同创富,在商业博弈上保持了步调一致。

宁波帮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长袍马褂也西装革履,他们讲石骨铁硬的宁波话也讲洋泾浜英语,他们恪守传统商业道德也熟稔世界通用的游戏规则,他们沿着长江到汉口重庆做内贸也远渡重洋做外贸,他们赚钱了会继续投资也会兴学助教造福乡梓,他们广置产业又不忘把乡里子弟一茬一茬地带到外面世界。

这就是宁波帮。一群被标注为海派的宁波商人。时代远去,他们的身影仍留存在宁波人的记忆里,历久弥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宁波帮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应运而生,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舞台。今天,宁波帮仍然是宁波城市的宝贵财富,也是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路上的商帮楷模。

正文:弥足珍贵的财富

[电视台演播厅]

大家好!我是镇海区委党校的戴珺。

刚才的视频,是我在宁波帮文化公园为大家讲述地宁波帮历史。宁波帮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商帮,至今仍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习近平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曾说:“‘宁波帮’是宁波的优势,也是浙江的优势。‘宁波帮’精神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的宝贵财富。”(PPT1)

那么,“宁波帮”留给我们的财富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作为“先富起来”的商人群体,他们留给我们的“财富”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竞争合作,致富思进

(PPT2)宁波有句谚语,叫“要窜头,海三湾”,意思是,出海闯荡才能出人头地。

上海开埠以后,大批的宁波人纷纷来到上海淘金。叶澄衷、朱葆三、宋炜臣、虞洽卿等等都是,他们从基本功做起,从最底层做起。像朱葆三,14岁到上海,在商铺当学徒,白天打杂、站柜台、扫街送货,晚上打算盘、学英文、读商业书籍,经过几十年的打熬,终成一代商业巨子,还担任了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的历程,几乎就是近代宁波帮人人走过的创业路径:十三四岁离开宁波来到上海当学徒、学生意,自己有能力做老板了就出来开工厂、开商铺。积蓄了资本,羽翼丰满,便与同乡合作,办更大的事业,开银号、开航线、置地办厂,彼此之间,既是竞争对象也是合作伙伴,利益共沾,事业共赢。他们不保守、不自封,勇于开拓新的领域,就像一群元气淋漓的青年,面对乍开的新天地,总有股子闯劲,无远不届。

宁波帮不乏中国商人勤奋踏实、诚信经营、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但他们能在近代中国商业版图上争得一席,率先成为新型现代商人,更多仰仗的还是竞合意识和勇于拓新。

首先,宁波帮向现代化转型的第一步是从当买办开始的。(PPT3)买办在近代中国经济领域中充当的是“东西间的桥梁”角色,起初主要是广东商人。19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的买办被宁波人取而代之,由此也产生了第一批精通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务的新式商人,旧式商帮藉此迅速转身,转型成为新型商人群体。

其次,宁波帮将买办积累的财富,投向金融、航运、工业等新式领域,逐步形成雄厚的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产业从传统转向近现代,获得了宝贵的先发优势。(PPT4)航运业是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海外开拓的基础,近代宁波帮认识到轮船的优越性,及时地从传统沙船转向轮船,并以航运作为主干商业。他们能够率先实现现代化转型也正得益于此。

最后,宁波帮最早将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了中国。(PPT5)他们采用了股份制,通过组建企业集团、连锁经营、行业协会等创新办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应对外国资本的打压。他们重视引进先进设备,注重培养技术人才,注重产品改良升级。

德国地理学家、“丝绸之路”的命名者李希霍芬(PPT6),曾言宁波人善于商业,是“中国的犹太人”。李希霍芬所言,深层所指,乃是他们能够将西方的商业规则与中国的商业传统相融合,形成了在竞争中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生态。

第二条:崇学重教,富而思源

2021年12月,被誉为“中国芯片首富”的宁波籍企业家、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捐资300亿在家乡建设一所研究型理工大学。这是近十年来,中国最大额的一笔捐赠。虞仁荣深知我国许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距离,这所新型理工大学的办学方向就是瞄准的就是“卡脖子”难题和“高精尖”领域。

虞仁荣此举与宁波帮先贤可谓薪火相传。(PPT7)近代,叶澄衷、吴锦堂、秦润卿、虞洽卿等乡绅闻人在宁波、上海办学堂、设奖学金、投注大学,为国家培育人才,厥功甚伟。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帮人士捐资助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捐资人数之多、数额之巨前所未有。1984年以来,仅海外“宁波帮”向宁波捐资文化、教育就超4000笔,数额过20亿。

宁波帮在富了之后总是要捐资教育,这是历史传统。

在包玉刚、邵逸夫的母校中兴学校内,叶澄衷塑像的底座刻着这样一行字(PPT8):“中国之积弱由于积贫,积贫由于无知,无知由于不学。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个人与国家的贫困,根子还是在于国民精神的贫困,而精神的贫困在于教育的缺失。基于这样的认识,叶澄衷在家乡创办了义学,在上海创办了澄衷中学。延请的老师有蔡元培,招揽的学生有胡适。

习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也就是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自信自强的精神支撑。精神层面的富裕,有赖于人民文化素养和教育程度的提升,更有赖于优质教育的普遍供给。

第三条:放眼世界,胸怀家国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香港工商界优秀代表王宽诚(PPT9),被授予了“改革先锋”称号。王宽诚是最早捐助共和国的宁波帮人士。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宽诚带头认领公债22万份,成为“海外购债冠军”。抗美援朝时他又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带动各界爱国人士,集资超过500万港元。改革开放以后,王宽诚成立中国四化服务委员会,带领商界精英投身改革开放。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在王宽诚的身后是大大小小旅居在世界各地的宁波帮,三十余年的时空阻隔没有切断海外宁波帮与家乡的情缘。1978年初夏,(PPT10)在世界对中国内地充满偏见和猜疑之际,著名宁波帮人士曹光彪到访北京,随后在珠海创办香洲毛纺厂,成为香港工商界回应改革开放、在内地开展补偿贸易的第一人。(PPT11)“世界船王”包玉刚在中英香港回归谈判关键时刻,发表声明,拥护“一国两制”。包玉刚多次在中英谈判时期充当信使参与斡旋,为香港回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宁波帮又投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无论是海外还是内地,从工商到科技、政治、文化、教育,他们尽心尽力,创下了不蜚的成绩。从核电站密封环到人造卫星的光学镜头,从“蛟龙”号设计到青蒿素的发现,从模具之都到文具之都,都有宁波帮的身影。成就的取得既来自其不懈的奋斗,更来自其爱国爱乡的情怀。“汇入汪洋大海,滴水便能永不干涸;融入时代发展,人生才能无限精彩”!

[结束语]

宁波帮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在现代化的大历史进程中,顺应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今天,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市建设,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的新征程中,“宁波帮”的开放竞合意识、崇学重教理念、胸怀家国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弘扬学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