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先富带后富”的宁波担当
来源:信息化处 时间:2022-10-1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这里是宁波市对口合作服务中心的成果展厅,跟随我们的镜头,大家可以看到近年来宁波市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以及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成就。对口帮扶是“先富带后富”的典型模式,宁波的对口帮扶工作其实是从1992年对口援助三峡库区的移民工程开始的,自那时起,从苗岭侗寨到白山黑水,从新疆库车到西藏比如,来自宁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如同星星之火不断燎原。产业合作多方发力,消费帮扶真金白银,劳务协作强力推进,“先富带后富”,宁波坚守初心想干事,锤炼能力能干事,起而行之干成事!

大家好,我是中共宁波市委党校的冯辰皓。今天我带来的微课主题是“对口帮扶:‘先富带后富的’宁波担当”。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一直以来,宁波始终牢记自身的政治责任与使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助力对口地区实现“共建共享”,打造“共富家园”,“用心用情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争先创优”,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对口帮扶“宁波做法”,也展现出了“先富带后富”的“宁波担当”!

说起引进来,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超市里对口地区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有延边州的大米、大凉山的苹果、黔西南的辣椒油、万州的烤鱼等等等等,品类繁多,物美价优。那其实,我们不仅通过消费帮扶把这些特色产品引进了宁波,我们还通过劳务协作把对口帮扶地区的务工人员也引进了宁波,从凝聚人心,到稳定人心,再到最终的温暖人心,真正做到了让他们“留下来、融进来、富起来”,全心实现了“共建共享”。

聚人心是初心,汇聚力量。“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总书记说,“我们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很多来自对口帮扶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及时返岗,十分焦急。怎么办?宁波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点对点”输送、“一站式”返岗的方案,包车、包机、包专列,帮助他们及时到岗到位。在从贵州兴义到宁波的包机上,空姐还特意为黔西南的务工人员手写了贺卡,感谢他们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祝愿他们在工作中顺心安康。最是初心聚人心,宁波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外来务工人员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最终汇聚了助力复工复产的重要力量。

凝聚了人心之后,更为重要的就是要让务工人员稳定在宁波踏踏实实的工作了,因为稳人心是关键,稳中求进。“手把手教技术”的“培训+”模式是宁波“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人岗相适“稳人心”的金字招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沙马尔体在公司“生产老师”一对一结对辅导的帮助下,已经从去年八月刚来时的“技术小白”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月薪五千多块的“熟练工”,原本关于来宁波后吃不惯住不好、语言不过关、技术不过硬的担忧一扫而光。现在,他和妻子成为了村子里来宁波打工的“致富明星”,技术好了,口袋鼓了,心思也稳了,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彝族老乡开启了凭借技术和双手在甬打拼的致富之路。

仅仅让外来务工人员“富口袋、富脑袋”还不够,宁波还在更多的方面倾注社会关爱,希望通过温暖人心的小举措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因为暖人心是方向,人民至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外来务工人员办实事、谋福利,提供睡的安稳住的安心的宿舍,采购家乡食材开设特色餐饮窗口,举办联欢会庆祝少数民族节日,购置伴手礼寄到员工老家。。。这些温暖人心的小细节让对口帮扶地区的务工人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让宁波真正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这样,在宁波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多措并举的帮扶下,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在宁波找到了工作,掌握了技能,得到了保障。宁波为他们铺就的以劳务输出通向共同富裕的宽广大道,生动践行了总书记2015年来浙江考察调研时关于“社会建设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的嘱托,惠及了民生,传递了真情,温暖了人心。全心实现“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这是宁波的承诺,也是宁波的担当!

当然,宁波的对口帮扶工作不仅仅只有引进来,还有更为重要的走出去,我们派驻人才,建设项目、发展产业,做到了资金走出去,项目走出去,干部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从以送真情为初衷导向,到润真情不断深化,再到融真情持续升华,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口帮扶模式,倾情打造了“共富家园”。

送真情是初衷,带动引领。总书记说:“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普安县流传着这样的一句顺口溜,“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它讲的就是宁波投资7.88亿元在普安打造长毛兔全产业链园区带动当地老百姓通过养兔子、剪兔毛,加工兔毛制品进而脱贫致富的经典案例。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缩影下,是宁波一直以来围绕农业、加工业和文旅产业等重点领域帮助对口帮扶地区找准自身优势实现共同富裕的真情担当。在送真情的浓浓诚意中,宁波做到了投入资金干,政策激励干,干部带着干,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走出了一条外力促内力“互利共赢”的共同奋斗之路。

除了真金白银的送项目,送资金,送真情,宁波还以“润物细无声”的责任与担当投入到“文化润心田”的帮扶中,因为润真情是深化,沁人心脾。宁波与库车相距4900多公里,虽山海阻隔,但两地的各民族同胞却因为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心手相牵。(图)这是位于新疆甬库团结村的乡风文明礼仪馆,古典素雅的环境里,一面面文化墙铺呈开来,行走其间,浓郁的文化气息沁润人心。礼仪规范讲起来,家风家训传起来,通用语言说起来,传统佳节过起来……宁波的“文化润疆”工程开展以来,团结村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文化之基越打越牢,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精神面貌好了,人际交往顺了,社会关系处理地也更加和谐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情暖戈壁的润真情背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有了送真情的满满诚意和润真情的殷殷心意,凝聚了各族人民深厚情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更加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了,因为融真情是升华,水到渠成。(图)这是一张“党员服务卡”,在库车,每一位宁波的援疆党员身上都会随身带着一打儿这样的小卡片,群众有什么问题和需要,都可以随时联系求助。小小的卡片承载着宁波援疆干部对库车人民的深厚感情,它们的背后是一段段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也是宁波“五心”党建品牌的创新实施。于细微处融真情,在点滴间聚人心,点点滴滴的真情最终融为了新时代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五心”党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了对口帮扶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不仅打造出了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援建“金名片”,也续写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崭新篇章。

走出去,宁波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的相濡以沫、民族间文化的交流融合,通过送真情、润真情、融真情让宁波“重承诺·勇担当”的形象深入人心。

“先富带后富”,这既是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手足情深、守望相助伟大精神的彰显。“引进来,让各族同胞在宁波实现“共建共享”;走出去,为各族同胞在家乡打造“共富家园”,这是宁波的承诺,也是宁波的担当!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未来,宁波将继续集聚资源,发挥优势,在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在经验上注重有效输出,在做法上发挥示范效应,在人才上提供大力支撑,聚人心稳人心暖人心、送真情润真情融真情,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扛起走在前列作示范的“重要窗口”模范生担当,向着总书记“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前进,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