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帮宁波:同行的力量
来源:信息化处 时间:2021-06-18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引言

大家好,我是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徐慧枫,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微课主题是宁波帮帮宁波:同行的力量。在宁波的三江口有这样一组群雕(图片),人物形象十分的生动,但它所展现出的历史沧桑感却与市中心的现代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几番查证,这组雕像的名字叫做“三江送别”,重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宁波生意郎迫于生存外出经商“跑码头”的场景,从三江口启航,由宁波到上海到香港再到海外,几百年的时间里,终于闯出了一个风云天下的宁波帮。同样也是这样一群人,为宁波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就了三江口今日的现代与繁华。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图片),

1984年至今,宁波帮人士累计向宁波市捐赠慈善公益项目4130多个,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在甬投资设立的宁波帮外资企业达9626家,总投资125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约占全市总数的57.6%。这些数据无不诠释了宁波帮人士的家国情怀。那么,在中国体制下,是什么力量激发了宁波帮爱国爱乡的企业家精神,又是什么力量牵引着宁波帮与宁波同向而行呢?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让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对外政策也由“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前,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我们是有很强的思想上的障碍的。一方面,在中国消灭了资本主义经济以后,中国还能再引进资本主义吗,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外商的进入有损国家主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四个联合公司一直成为两国外交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毛泽东不但认为英美企业的存在有损主权,甚至认为中苏合办企业也会威胁到中国的独立。最后,赫鲁晓夫把这四个公司交还给了中国,向毛泽东示好。那么当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当海外宁波帮人士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捐资建设祖国的时候思想上的阻碍有没有消失呢? 1980年3月15日, 世界船王包玉刚受邀到北京商谈订购船舶及航运合资事宜,但是当他下榻宾馆的时候却遭遇了一房难求的尴尬局面,随后在与国家领导人的会面当中包玉刚主动提出捐资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旅游饭店,唯一的要求就是用他父亲的名字命名,取名为“兆龙饭店”,然而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即将兴建的兆龙饭店是不是在为资本家树碑立传?这样一来,尽管国务院已经批准了相关报告,但是一千万美元的支票竟无人敢接,兆龙饭店的选址报批工作一拖再拖。一年后,眼看好事要落空,国家旅游总局副局长庄严林立即报告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以寻求支持。廖承志听后感觉事关重大,他要求庄炎林立即写出正式报告,由他直接送邓小平。在邓小平办公室,廖承志再次向小平同志介绍了船王包玉刚的详细情况。小平同志认真听完报告后说“兆龙饭店问题是政治问题,包玉刚捐献一千万美观并非投资合资,搞得不好谁还来呀,请国家总局在北京最好的地方给包玉刚建一个饭店。”并表示要亲自出面接受这笔一年多无人敢接的捐赠。(图片)改革开放的难度有多大,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有多深,兆龙饭店的含金量就有多大,烫手支票的一递一接,向世人传递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决心。

1984年邓小平发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图片)并先后对宁波大学、宁波港开发等问题做出了多次指示,这极大地激发了宁波帮爱国爱乡的热情。全球“宁波帮”应者云集,不仅在家乡捐资兴学,报效桑梓,更全力推动国家的改革开放、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来为开放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撑。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催生的优秀品质,解放思想创造的制度优势政策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的重要法宝。 

“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说到改革开放后宁波帮反哺家乡,宁波大学是宁波帮捐资家乡的最好缩影。(图片)一幢幢用海外宁波帮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实验楼代表的是一颗滚烫的赤子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宁波帮帮宁波停留在“捐资不捐实业”的阶段,这与老一辈宁波帮的理念有一定的关系。而90年代后,这种局面发生了转变,宁波帮在甬投资与日俱增,宁波帮与宁波这座城市的关系也从原来的帮扶桑梓发展为合作共享,那么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转变呢?

随着老一辈宁波帮逐渐淡出经营一线,新一代宁波帮接力而上在各领域崭露头角。新一代的宁波帮他有几个特点,首先都比较年轻其次文化层次高,视野开阔,思维超前。他们不仅传承了了老一辈宁波帮“回馈家乡造福桑梓”的优良传统,他们更注重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希望能与与家乡协同发展合作共赢。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宁波政府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进一步向服务者转变。敏实集团的秦荣华仍对当年扎根宁波的创业经历记忆犹新,1992年秦荣华带着他的全部家当一百万元从台湾来到宁波,当时他住进了甬港饭店,宁波开发区的人不仅没有嫌他的资金量小,还专程把他接到开发区,租给他800平方米的厂房,又帮他租了公寓,并且借车给他。开发区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与他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高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赋予统一战线更加神圣的使命。

对照党中央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求,宁波为来甬兴业的“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提供了“妈妈式”的服务,和“保姆式”的服务相比,“妈妈式”服务是无条件的,是有温度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政府服务。在构建创业平台方面,2018年起,宁波连续三年举办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大会,共签约项目131个,总投资额3727.7亿元。政务审批方面,宁波深入推进涉侨事项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动涉侨行政审批“零跑”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全市统一战线更是扎实展开了“助企抗疫情、联企复生产”等专项行动。当墨西哥侨领包荣林在海外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向家乡求助的时候,我市统战部门在省统战部的指导下,多方协调安排,最终将其转入当地重症监护室,组织国内专家视频连线会诊,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包林荣重获新生,包容林一再表示感谢祖国和家乡,待康复后一定继续扩大在甬投资回报家乡。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体现,“为人民服务”像一根红线贯穿宁波帮与宁波同行的始终,这种亲情式的无处不在的关怀,不断增强着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对家乡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育着海内外宁波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激励着一代代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为了家乡的发展奋斗前行。

四、结语

我们讲了宁波帮帮宁波的过去和现在,那未来呢?如何持续激发宁波帮支持家乡建设的动力?

今年2月,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可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增强中国经济吸引力的重要着力点。

“宁波帮帮宁波”背后的那股力量源于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不断创造的制度优势、政策优势,源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问需与民、广集智谋、增进共识,这也是宁波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持续激发宁波帮人士与祖国同向而行,共画发展同心圆的关键要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