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要求加快建设全域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县、镇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和基础单元,与时俱进迭代升级新质生产力,是必须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现实问题。9月29日晚上,2025年第2期中青年干部一班翻转课堂如约开启,曾徐、忻剑波、付华凯3位学员围绕“加快建设全域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分别从创新招商模式、聚焦城市更新、推进产业焕新等不同角度,立足岗位职责,畅谈感受体会,分享经验做法,给全体学员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实践课”。
聚焦模式创新,创造长期价值。今年是“投资浙里”全球大招商“新质生产力”招商年,学员曾徐用亲身经历的具体案例,解密了背后的成功密码。海曙区依托产业基础、空间载体等招商底气和资源禀赋等独特优势,突出把握投资方实力、投资规模和项目效益等要素,聚焦六大新兴赛道进行靶向招商,配套建立全流程协同服务机制、多资源赋能大招商引力,构建产业、企业、城市共生体系,实现以服务赋能、场景驱动激活产业投资内生动力,共同创造长期价值。
聚焦城市更新,重塑空间格局。来自鄞州区中河街道的学员忻剑波,重点介绍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型街道,中河街道以2023年列入住建部城市体检试点街道为契机,用好问题清单、意愿清单、发展清单“三清单”机制,以片区城市更新为切口,突出“人、城、产”三要素,按照“一轴”“一芯”“一带”“多片”总体框架布局重塑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城市中心的高品质社区、蓝绿交融的生态之城和创新引领的产业核心,大力提倡并践行“在这里,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理念,旨在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高地、创新型城市的样板区域,以一域为全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产业焕新,建强特色小镇。来自奉化区岳林街道的学员付华凯,分享了从市属国企到转岗镇街的成长经历,重点围绕“要素配置、产业重构、都市焕新”三个方面,用大量详实的数据、案例和比对分析,串联起街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学员们分享了“有空间才有机会、有产业才有发展、有活力才有人来”的实践认知,尤其是在产业存量升级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技改、土地供给、腾笼换鸟举措,面向未来布局打造以茗山智创小镇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集群的新平台,配套做到争取商圈经济、争取公共配套、争取公共活动,向上向新发展态势良好。
3个基层一线实践案例,3种各具特色发展模式,共同点都是抓住了人才的充分培养和高效利用,这也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前提,值得互学互鉴。中青一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听了身边同学的岗位经历和工作感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在所在领域践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决心,定当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勇立潮头敢为先”的气魄与担当,扛起加快建设全域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时代使命!
(2025年第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